豬的三大生長階段
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,每個不同行業需要了解的知識也是差距很多,比如養豬的就需要了解豬的各種情況品種生豬階段等等,而我們也根據豬這一生將其生長發育階段進行了劃分,河北愛牧多小編給大家介紹豬的幾個生長發育階段劃分。
哺乳階段
溫度:仔豬出生后要讓它吃好初乳,因為才出生的仔豬害怕寒冷,在出生的1天-3天溫度應該要保持在30℃-32℃左右,4天-7天要保持在28℃-30℃左右,8天-30天要保持在22℃-25℃左右,隨著出生的日期增長,溫度會越來越低直到最后保持在室溫即可。
疾病預防:要對仔豬進行紅黃白痢的預防,最關鍵的就是要給仔豬一個干凈的生活環境,其次再進行藥物預防。可以用濃度為0.1% 高錳酸鉀水溶液給小豬口服2ml-3ml以后,再將剩余的放入飲水中,讓仔豬自己進行飲用, 或者用大蒜一斤,甘草六兩,切碎后加白酒一斤浸泡 5-7天,取原汁1 毫升加水 4 毫升灌服,每日兩次,還可以在補飼中加入土梅素進行預防,或用痢特靈每日每頭 0.4 克 -0.5 克,分二次口服或用磺胺咪 1 克 -2 克,每日2 次,連用 3 天。
飲食:要在小豬仔30天-40天就要斷奶,在仔豬7天-10天就要開始補飼料,一定不能忘記要讓仔豬吃飼料的地方保持干凈整潔,每天都要換上新鮮的飲用水,這樣養出的仔豬能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。
保育階段
在仔豬斷奶后要從主要吸食的營養開始改變,從溫熱的液體母乳變成固體的生干飼料,再由依賴母豬的生活變為自己完全獨立生活,生活的環境也由產房變為保育房,還容易感染細菌從而導致生病,所以要嚴格保證好小豬生活的環境和對病毒的防御工作,也要對斷奶的仔豬鏡像合理的分群管理,這一階段的仔豬掉膘、體質變弱、發病的幾率增加,飼養不恰當的話容易形成僵豬,最終導致仔豬死亡。
生長育肥階段
要選擇瘦肉型小豬用來作為發展養豬的立足點,不能一直用單一的飼料喂養小豬,會造成小豬的營養不良,從而還浪費了飼料,還會使小豬的生長變慢,還要對小豬進行1-2次驅蟲,體表驅蟲可以用濃度為0.5%-1% 敵百蟲液噴霧殺滅體表虱,螨等蟲,口服驅蟲可以讓小豬服用丙硫咪唑 5ml-40 ml每公斤體重用量,鹽酸左旋咪唑每公斤體重 8 ml內服,在服用的時候最好有獸醫陪同以免發生中毒現象,還要對小豬進行注射防豬瘟的疫苗。
最后育肥的豬最好長到90公斤-120公斤最適合屠宰,若不足90公斤進行屠宰,出肉的幾率很低,經濟效益也低,若高于90公斤以后豬主要以脂肪沉積為主,比如二元豬的體重達到70公斤、內三元豬的體重達到80公斤-85公斤、外三元豬的體重達到95公斤、英國PIC豬體重達到105公斤,這時候的豬就要出欄了,如果市場價格高的時候,豬的體重越重越好,反之市場價格低的時候,豬的體重輕時為好,能降低成本減少飼料的消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