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了解犢牛的消化特點
1、瘤胃逐漸發育。初生犢牛瘤胃容積小,僅占總容積的30%。3周齡后,瘤胃逐漸發育,到6周齡后,前三胃容積占胃總容積的70%,而皺胃容積下降為30%。到12月齡時接近成年牛胃容積比例的水平。
2、消化機能逐漸完善。犢牛初生時缺乏分泌反射,直到吸吮初乳進入皺胃后,刺激胃壁后開始分泌消化液,才初具備消化機能,但此時尚不具備消化植物性飼料的能力,生后數周才具備了消化功能,并且逐漸完善。
二、犢牛的飼養
1、喂初乳。初乳的特殊作用。母牛產犢后7天內分泌的乳稱為初乳。初乳營養豐富,容易被犢牛消化吸收,能滿足犢牛代謝強度高、消化能力弱、生長發育快、需要營養物質多的需求,是犢牛不可代替的天然食物。
2、哺乳方法。哺喂初乳盡早為宜,因為初乳的成分是逐日變化的,某些成分含量在2~3天就急劇下降,犢牛能站立時即可喂給,即生后30~60分鐘。
3、初乳的喂量。根據犢牛體重和健康狀況來定,**次喂量可給1~2kg,以后每日按犢牛體重的8%~10%喂給,哺喂初乳為1周,每日喂4次,以多次少量為宜,擠出的初乳應立即飼喂,其溫度為35℃~38℃。
4、飲水。牛乳中雖然有大量水分,但從每日哺乳的數量看,不能滿足犢牛正常代謝的需要,因此,補充給水,犢牛生后1周后開始訓練喂水,水溫37~38℃,經過10~15天改為清涼水。
5、斷奶。犢牛的哺乳期一般為兩個月,日喂奶3次。生長良好的犢牛可在40天時改為日喂兩次,喂奶4公斤-4.5公斤,50天時改為日喂一次,喂奶3公斤-3.5公斤。犢牛在任何時期斷奶,**初幾天體重都會下降,屬正常現象。小牛斷奶后10天應仍放在單獨的畜籠內,直到小牛沒有吃奶要求為止。
三、犢牛的管理
1、哺乳衛生。哺喂犢牛**好用哺乳壺,用桶喂乳則易溢入前胃,引異常發酵而發病,喂乳結束后,須將犢牛嘴擦拭干凈,以免互相吸吮乳頭或臍帶,引起發炎,哺乳用具用后及時清洗干凈,定期消毒。
2、犢欄衛生。初生犢牛出生后10~15天內單獨飼養,以便個別照顧,防止感染疾病。15天后可單獨飼養,犢牛欄內要勤打掃,定期消毒,保持清潔干燥。
3、運動。運動能增強體質,有利健康。天氣晴好,生后7~10天,每日應在戶外自由運動0.5h,以后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延長,要避免中午陽光曝曬。
4、刷拭。刷拭即能保持牛體清潔,促進血液循環,又可調教犢牛,因此每天堅持刷拭1~2次,刷拭使用軟刷,手法要輕,使牛有舒適感。
四、犢牛保暖
犢牛產出后通常是由于在寒冷氣候的刺激而持續發病,或者由于長時間處于潮濕環境中導致機體嚴重受寒而出現發病。正常情況下,犢牛產出后在20-30℃能夠正常生長,但由于冬春季節溫度較低,犢牛在此時出生就容易由于飼養管理不當而使其經常發生低溫癥。
那么如何防止犢牛低溫癥呢?
低溫癥防治的重中之重就是保暖工作,可以采取為新生牛犢穿保暖馬甲的方法來為初生牛犢御寒,有效降低初生牛犢低溫癥的發病率。倍特雙生產的犢牛保溫馬甲主要用于天氣寒冷潮濕的地區,為小牛犢驅寒保暖,提高小牛的成活率。
北京倍特雙犢牛馬甲采用550g保溫棉與防水牛津布,高克重棉對初生牛犢的保暖效果更佳,防水牛津布可有效防潮防濕,對犢牛低溫癥有很多的預防效果。
【本文標簽】 可視輸精槍正確操作技術視頻 可視輸精槍好用嗎 畜牧業展會
【責任編輯】